图片
国学经典 文化传承~
图片
孙思邈,这位唐代的“药王”,他用一生的经验为我们留下了养生的宝典。《养生铭》是一首总结了长寿与健康的智慧诗。它不仅仅是关于饮食、睡眠的简单建议,更是一部教人如何顺应自然、调和身心的生活哲学。若你欲安享晚年,莫过于细读此铭。
《养生铭》
唐 · 孙思邈
怒甚偏伤气,思虑太伤神。
神疲心易役,气弱病来侵。
勿使悲欢极,当令饮食均。
再三防夜醉,第一戒晨嗔。
亥寝鸣天鼓,寅兴嗽玉津。
妖邪难侵犯,精气自全身。
若要无诸病,常当节五辛。
安神宜悦乐,惜气保和存。
寿夭休论命,修行在本人。
倘能遵此理,平地可朝真。
图片
【1】
怒甚偏伤气,思虑太伤神。
解读:愤怒会伤害到体内的气血,而长时间的思虑过度则容易使精神耗弱。
启发:你是否曾因一时愤怒而心中烦躁不安,甚至身体也感到一阵阵的不适?许多病痛的根源,正是源自我们情绪的失控。学会冷静,减少无谓的思虑,身体自然能恢复活力。
【2】
神疲心易役,气弱病来侵。
解读:精神疲惫时,心智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,气血变弱,疾病就悄然来临。
启发: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许多人精疲力尽,精神的疲惫使我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掌控。当你过度劳累,身体自会给你警示。不要让精神疲劳成为你健康的敌人,给心灵一点休息的空间,远离疲劳的侵蚀。
【3】
勿使悲欢极,当令饮食均。
解读:情绪过于极端,无论是过度的悲伤还是极端的欢喜,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。饮食要均衡,不偏不倚
启发:悲伤与喜悦都是人之常情,但若过于沉溺其中,便会影响身体。你的身体需要的是平衡,不仅是情绪上的平和,更是饮食和生活节奏的均衡。让生活回归简单,给自己和身体更多的空间。
图片
【4】
再三防夜醉,第一戒晨嗔。
解读:夜晚酗酒伤肝,清晨愤怒伤心。晚上的饮酒与早上的愤怒对健康的伤害极大。
启发:很多人为了应付压力,选择夜晚酗酒,或是早晨因种种烦事发怒。殊不知,长期的夜醉与晨怒,已经悄悄在摧残我们的健康。让我们从今天起,避免过度饮酒,保持心情的平和,尤其是清晨的宁静,才能让我们迎接一天的挑战。
【5】
亥寝鸣天鼓,寅兴嗽玉津。
解读:晚上9点到11点是亥时,应该早早入睡;而清晨3点到5点是寅时,宜早起。这是最适宜恢复和滋养身体的时间。
启发:古人早已告诉我们:夜晚需要早早入睡,清晨需要尽早起身。睡眠的规律决定了你整天的状态,睡得好,才会活得好。
【6】
妖邪难侵犯,精气自全身。
解读:当人的精气充盈时,外邪和疾病便无法侵扰身体。
启发:身心充盈,才是最强大的防线。你是否曾感到生活中有一些“外在”因素在消耗你的精力?只有保持精力充沛,内心平和,才能无惧外界的干扰。你就是你健康的守护者。
【7】
若要无诸病,常当节五辛。
解读:过度摄入刺激性食物(如大蒜、洋葱等五辛),会伤害身体,节制饮食有助于避免疾病的侵袭。
启发:辛辣的食物或许能带来短暂的刺激,但长期的过量食用会伤害脾胃和消化系统。节制是一种智慧,饮食上过犹不及,合理的饮食习惯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和谐与健康。
图片
【8】
安神宜悦乐,惜气保和存。
解读:保持愉悦和愉快的心境,能够安抚神志,增强体内气血的流动。
启发:你是否常因外界压力而郁闷不欢,心情沉重?愉悦的心境对健康至关重要,它不仅能安抚心神,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和运行。与其与烦恼对抗,不如学会让自己微笑,去感受生活中的温暖。
【9】
寿夭休论命,修行在本人。
解读:寿命的长短并非由命运决定,而是由自己的修养与养生之道所决定。
启发:我们无法预测未来,但我们可以通过现在的选择,决定自己的健康与命运。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,身体便会给你反馈。长寿不是天命,而是你每天的选择,积累出的结果。
【10】
倘能遵此理,平地可朝真。
解读:如果能够遵循这些养生的道理,平凡的日子中便能实现真正的健康与长寿。
启发:修养之道,简而不凡。生活中的智慧并不复杂,每一条养生的法则都是可以在日常中实践的。遵循它们,便能收获健康,迎接更加充实的生活。
总结:《养生铭》传达的不仅仅是古人的养生智慧,更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。它让我们意识到,真正的长寿之道,并非追求短期的享乐,而是调和身心,顺应自然,保持心境的平和与身心的健康。每个人的健康,最终都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互动心语:孙思邈的养生箴言,你最认同哪一条?是“勿使悲欢极”的情绪管理,还是“安神宜悦乐”的心态修养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,让我们一起将这些智慧应用到现代生活中,保持健康,活得更有智慧!
愿与君共勉共行!
END
欢迎点击下方卡片关注“墨韵国学社”
谢谢帮忙“点赞”+“在看”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正中优配-全国配资炒股门户-配资平台官网-安全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